前两天,匆匆的同事土豆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夏海全爷爷耍翻花的视频火了,播放量达到一百多万,点赞数高达5万多,评论区很多网友都在说,这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现在居然还能看见,满满儿时的回忆。
作为夏氏风车的第五代传承人,夏海全六七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学做风车等传统手工技艺,从小耳濡目染,以致于自己对风车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长大之后,夏海全才真正明白这种情愫其实是一种传统艺术的传承力量,一种责任和使命。
夏海全爷爷生于1948年,六七岁开始做风车,如今已有60余年。刚开始夏爷爷还是走街串巷卖风车,仅售5分钱一个,但当时风车是童年必不可少的玩具。随着时间的推移,夏爷爷的风车也越来越受欢迎,夏爷爷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70年代初期,夏爷爷受邀到福州三坊七巷做风车、花灯展览,几张纸、一碗浆糊、几根支架......各色艺术品就在夏爷爷手中变得不重样了。
2000年,在政府邀请下,夏爷爷又重新回到遂宁,2011年,龙凤古镇刚开镇,夏爷爷就一直在古镇制作风车,所以很多人一提到夏风车都会想到龙凤古镇。
虽然,现在夏氏风车销售良好,而在这之前,夏氏风车也曾经历过自己的低谷期。夏海全回忆,九十年代前后,由于娱乐方式的增多,一度导致纸风车等类似的工艺品受到巨大冲击,其消费人群锐减。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靠这些手艺糊家养口的老艺人们纷纷选择改行,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技艺传承链条一度断裂,导致该门手艺一度濒临消失。
“越是没有人做,我就越要坚持。”面对纸风车传承受阻的困难局面,夏海全开始对自己的风车进行了改良升级。染色是风车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要有好看的配色,还要拿捏好分寸。
一条纸带上有3色,最多的是4个颜色,不同的颜色在拼接处又自然地晕染开来。“以前上色,我们是用酒来上色,后来我们改为用水来上色,这样做出来的颜色不仅不容易掉色,而且色泽更自然鲜亮。”用水上色,在遂宁也是仅此一家。不仅仅是风车,在抖音上大火的翻花,也是夏爷爷改良之后的杰作。
2010年,夏氏风车被收录进非遗名录。2011年,在成都非遗节展销会上,夏氏风车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国外友人的目光,他们当即在夏爷爷处采购大量风车,然后运回自己国家销售,其中不乏迪拜、美国等多个国家。
在美国,一个风车要卖到10美元;在迪拜,一个风车要卖到40元人民币。聊到这些,夏爷爷眼睛的光都要溢出来了。他说很难想象地球的另一端依然有自己制作的风车在转,好似自己的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变迁。
当匆匆问到夏爷爷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70岁高龄的夏爷爷表示出一种担忧,他说自己肯定不会退休,除非身体不允许。现在一年365天每天都在制作风车,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摊位上,手上的活没停下来过。果然发自的内心的喜欢是根本藏不住的。
而让夏爷爷最担心的是,目前没有适合的继承人。虽说自己的儿子也在杭州制作风车,但夏爷爷直言,他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很多步骤总是想用机械代替手工,虽然省事省力,但已无一开始的韵味了。
现在也没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制作风车了,纯手工、制作过程复杂、出产量也不高,很难有人愿意坚持下来。说到这里,夏爷爷失落情绪已经藏不住了,不怕老去,不怕退休,就怕自己退休后没有人能扛起夏氏风车传承的大旗,毕竟不能让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上失传。
不知道心灵手巧的匆匆可不可以当徒弟呢?夏爷爷说现在只要有人愿意学,他肯定会倾囊相授,只要能传承。不为谋生,不为发家致富,夏爷爷只想让这门手艺活传承下来,他这个手艺人只想守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