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成立遂宁市妙善文化艺术坊、2008年列入遂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刺绣作品龙凤呈祥搭载神州九号飞船遨游太空、2015年刺绣作品<美——诗琳通公主绣像》被泰国王室收藏……短短几年的时间,观音绣以飞速的发展从遂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6年,一则关于遂宁留守儿童的报道让回乡创业的黄海彦受到启发,为什么不可以用刺绣留住妈妈们呢?于是开启了一间遂宁市妙善文化艺术坊,留住了绣娘们外出的脚步。咱们遂宁有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音绣就在此时应运而生。
观音绣为母亲们免费开展技术培训,从安居横山镇、到玉丰镇,再到市区,最后又面向更多乡镇。一步步走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绣娘回归家庭,回到孩子身边。
外出打工不再是大家首选的出路,就在家里也可以挣到钱。绣娘们可以把作品拿回自己家中制作,既不耽误照顾家庭,又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增加收入。黄海彦还现场给小编展示了一副绣品,这幅绣品就是一个绣娘在医院照顾生病的家人时绣好的。
最开始有这个想法之后,黄海彦就想着找准市场定位,做能代表遂宁文化的品牌。遂宁作为观音故里,观音文化源远流长。将观音文化与刺绣文化融合起来,做成独树一帜的品牌,观音绣便在其创始人黄海彦的独特创意下开始了精彩的成长之旅。
佛祖像、观音像、莲花、菩提树等等一切与佛有关的元素都是观音绣采用的素材。通过一针一线的刺绣艺术,神佛的身影跃然于眼前,每一个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爱与善。这也正是遂宁观音文化一直以来所要传达的思想。
作为遂宁特有的观音绣,和其他刺绣相比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黄海彦告诉小编,观音绣与其他刺绣相比大有不同,最直接的差别就体现在针法和主题上。针法不同所呈现出的效果就不同,主题不同则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自然也就不同。
一副绣品要经过画稿、配线、上绷、刺绣、缝制、装裱等复杂的工序。在刺绣过程中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粗细的丝线,一根细如发丝的丝线往往会被劈成1/2、1/4、1/8、1/16乃至更细。
在绣制的过程中,心灵手巧的绣娘慢慢地摸索,创制出多种观音绣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添绒片平滑、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
创作一副观音绣作品往往需要数个月,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倾注了绣娘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相应的,绣品的市场价格也不定,从几十到几十万都是有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观音绣前三天和前三周是个考验,一定要静得下心来,前三周坚持得下来,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如果前三个月能坚持下来,她就基本能陪养成一个成熟的绣娘了。绣娘们因为绣制的时间、效率不同,一年能挣的钱也略有差异,有的可以挣3万多,有的可能就只能挣1万多。
目前,观音绣广泛在乡村、社区建设“手工制作基地”、“乡村扶贫车间”,通过进学校、进社区,教会更多人这门技艺。黄海彦还说,如果广大母亲也想学习这门技艺,希望长期做下去的,欢迎大家到观音绣天上宫生产基地报名。
讲文化创新,不能纸上谈兵。如何做到文化领域的与时俱进,需要深入分析文化特征与当下的时代特征,寻找契合点。只有更真切地融入生活,文化才能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传统的藏品系列作为装饰有很强的观赏价值,目前国内很多民俗文化酒店都采用观音绣绣品作装饰;礼品系列产品则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现在很多庙宇也都有出售。
为了更贴近生活,让观音绣除了观赏价值和纪念意义外更多一些使用价值。黄海彦和她的团队又研发出一系列生活艺术品——母亲的艺术·妈妈的味道,包括:“生命第一抱”系列、观音抱系列,都可以实实在在用在生活当中。
从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登上太空,从承接各大工程定制到为泰国公主定做绣像,观音绣不仅走向了全国,更是走向了世界。
小编作为遂宁人真的很骄傲,不管是遂宁的朋友还是外地的朋友,都欢迎大家到现场来感受观音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