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乡愁
莫过于不改的乡音
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
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
唐诗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诉说游子返乡时的悲喜。在方言日渐式微的今天,遂宁人又会以何种方式记住乡愁,留下方言呢?
每一句方言背后都是历史和乡俗
有一种媒人叫“老红爷”
有一种豆腐叫“灰馍儿”
有一种绳子叫“索梭”
有一种吹牛叫“冲壳子”
有一种吝啬叫“啬家子”
有一种可怜叫“造孽”
这些,都是地道的遂宁方言。
在词汇及构成上,遂宁方言有着明显的特征。譬如普通话中形容词往往使用“很”“非常”等副词修饰,而遂宁方言则用“邦”“非”“溜”“稀”等来修饰,如“溜酸”“稀瞥”。遂宁方言中常常通过添加“儿”“头”来构成名词,如“洞洞儿”“城头”等。
方言传递文化乡俗,代表一个地方的特色文脉
遂宁人杨兰曾经以硕士论文的形式详细地研究过遂宁方言。她提到,遂宁方言中有不少体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社会生活文化、地方戏曲文化、习俗文化的词。譬如,“打牙祭”这一俗语其实与古时军旅文化有关,“过场”曾是戏曲中一个术语,“解手”则是移民文化的一种体现等等。
遂宁方言里蕴藏着本土文化的无穷魅力。一个方言可能传承一段历史,一句俚语或许代表一种智慧。短短几句极具遂宁地方特色的叫卖调,带给大家的是一段融合着遂宁方言的温暖记忆,它不仅有着更微妙的情感传递,也在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遂宁民俗风情。
如果有一天,方言消失了
语言是流动的。在多年的演化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流动,遂宁方言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在年轻人中表现尤为明显。
这一点,遂宁女性杨乐体验深刻。32岁的杨乐出生射洪县金家镇金家粮站,身为射洪人的她经常使用射洪方言里特有的“刮”(非常、特别之意)字,在连续两次未过普通话二甲考试之后,她硬生生地将这些方言“戒”掉了。即使现在已在遂宁工作,但平时工作生活中那个“刮”字却再未出现过。“你让我现在说话时再加上那些土话方言,我自己都有些不习惯。”对此,杨乐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却也隐隐松了一口气。
方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方言是有语境的,遂宁人说遂宁话有时候会更有韵味。所以,挖掘整理遂宁方言对遂宁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意义重大。
方言保护,在徘徊中艰难前行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引起激烈争议,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地方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你少开腔,说话弹壳壳的,还打个光胴胴就跑出来。”请问这句话用普通话怎么解释?2013年,一篇名为“遂宁方言考试,测试你是不是地道遂宁人”的帖子在网上挂出后,出乎意料的是,许多遂宁籍网友在这个测试中考不到90分。
在遂宁,更多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方言的“阵地”。70岁的方言评书艺人翟兴元、71岁的方言相声艺人翟昭和等至今仍活跃在遂宁的舞台上,用他们的方式传承和保护着遂宁方言。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