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林立的遂州干道上,这座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的雄伟壮观的哥德式建筑,以一种令人仰望的姿态卓立不群。
漫步其间,加特力圣堂、司驿楼、圣母堂、圣母亭、若瑟楼、玛利亚楼等充满罗马风情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四壁雕刻的栩栩如生的耶稣、宗徒、天使、圣母浮雕更是精美绝伦。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高大教堂的后面,在一片橙树柚树柳树榕树和各色花草组成的园圃间,还有一座风韵独具的小经堂。
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石质台基,青瓦屋顶;砖构廊柱,半圆拱门;幽静的阁楼,宽大的廊道,木质的地板百叶窗……中西合璧、保存完整的古老建筑,又于无声处隐现几多岁月的沧桑痕迹,朦胧而浪漫的美感!
历史资料
据《遂宁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2),天主教传入遂宁。此后两百年,因战乱等诸多因素,天主教在遂州大地上发展缓慢,教徒寥寥。直至同治元年(1862),法国天主教司铎于顺城街大兴土木,修建起了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司铎教堂、育婴堂、花园,并于北门外及过军渡、桂花园等七处设立分堂后,天主教随后开始兴盛起来。在此后的近百年间,不仅在遂宁县城的下码头、三清街、顺城街等繁华处建有教堂,更在步云乡、观音乡、杨渡坝、吉祥寺、桂花园、西眉镇、三家场、拦江镇、唐家乡等许多乡镇建有分堂,大小教堂遍布城乡之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县教徒达4000余人。
解放后,在中国天主教发起的自治、自养、自传“三自”革新运动中,遂宁驱逐了所有的外国传教士。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各个教堂被占用,宗教活动全面停止,遂宁天主教再度陷入沉寂。
1978年,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落实。1981年,遂宁天主教堂重新恢复宗教活动。1988年,维修司铎楼,修建客堂、钟楼、书楼、缅玉圣母亭,并兴建了高大肃穆的仿哥特式建筑——圣母堂,天主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市教徒已近6000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以海纳百川之胸怀,宽容地接纳吸引着不同的宗教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