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原创
本土作家·精美散文
行走牛心村
董泽永
似乎一季的秋色,都浓缩在这儿了。
酷暑之后的凉爽,秋分将至的微寒,还有濛濛的细雨。却一点也没有欧阳修《秋声赋》里“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这么阴沉萧杀,凄清可怕的色调。反倒有阵阵蝉鸣如歌,缕缕清香扑鼻,还有,不知是从泥土里,还是草木间,或是云彩上,飘来的那种,色形味俱佳的感觉。
这儿,是牛心村。
但不是广东省从化市太平镇的牛心村,也不是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的牛心村,而是四川省射洪市瞿河镇的牛心村。
别的牛心村,按媒体介绍,都有这或有那的什么渊远历史,有名胜古迹,或奇异风光。瞿河镇的牛心村,不是这样的。但当我那天置身在这个村庄的时候,一时间,却不单有被神清气爽笼罩的感觉,更有一种心灵被震撼后的预感:牛心村正在创造属于它自己的未来和历史!
“高粱红了,山村美了。”
这不是两句诗,却是比诗还美的一幅由“特写”和“长镜头”叠加的山水画。当这幅“画”最初作为文学采风启示出现在“射洪作家”微信群里的时候,作家们跟帖接龙的踊跃,像猛然间被磁铁吸引了一样。我是其中之一。那些天,日思夜盼,便是我心情的最好描述。其实,最初都是因为慵懒地蜗居在城里太久,便想走出去,去那种有山有水,却没有尘世烟云的清静之地,洗涤下心灵,放松下身子。不想,那天上车出发前,我在文朋诗友们洋溢着喜悦的表情里,也隐约看到了类似我质朴心情的复制。
但牛心村给予我们的,却远远超出了我们质朴的想法。
像彩虹飘落在村子里的那条公路,尽管随沟形而扭扭曲曲,它却在我们步入的瞬间,把我们稍显复杂的意识和思绪,拉直了,却又让我们的想象,变得更加的丰满。它让我们想到了“新农村”,“乡村振兴”,想到了它曾经的泥泞,凸凹,和村人从这里走出去的困顿、艰辛和梦想。
一会儿,雨来了,就是那种细濛濛,软绵绵,像拂向脸庞的一袭轻纱,给人一种润肤而又暖心的感觉。我不禁想,这雨,只是在秋天,在牛心村的天空飘下来,才会如此地让人消魂吧。这样想着,雨雾里突又漫漶出一抹一抹的红,或紫,拽住了我的视线,待轻轻地眨巴了下眼后,才发现,原来是地上有一大片的高粱,从眼前,一直铺展到对面的山脚,和看不到尽头的右前方,已几近吻着了远远的山头和天际。我是曾经吃着高粱面做成的馍长大的,却不曾见过这样的场面。过去,我们的父母总是在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地块上劳作,他们起早贪晚换来的自然也免不了是日子的青黄不接。我跟大家正疑惑于眼前的情景时,市城投公司的王总介绍说,这都靠村民们把土地流转出来,以合作社经营的模式,也才能成片种植,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这时候,我听到了自己从心里边发出的感叹。尽管眼前的高粱,每一株都是矮矮的,其色也不似莫言笔下和张艺谋电影《红高梁》里面的那种燃烧般的“红”,且结着籽粒的头颅并没有沉甸甸地弯下,而是结结实实地箭指天空般,像列阵的军人,在接受首长的检阅。其时,我禁不住把未曾有过的虔诚,第一次默默地,从心里献给了默默地耕种,和默默地生长的“她们”。
高粱红了,连雨也带上了红色,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啊!
我感叹着,并猜想,牛心村也许原来应该有这样一个传说:某日,那头为村里人耕耘了二十年的老牛,突然倒在了梨田的泥水中,并很快奄奄一息。上百的村民赶来了,他们用饥饿的眼神,久久地望着老牛。他们看到老牛的眼睛一直是睁着的,而且每一个人都觉得老牛的眼睛在看着自己,并很温情,很深远,像在说着什么暖心的话。最终,村民们改变了过去分食牛肉的做法,决定把那块田的水放干,将老牛就地埋在了它倒下的地方。不想,几天后,就在掩埋老牛的泥土上,生长出一株一米有余的高粱,且杆粗叶大。大家正为此惊奇,又隔一日,整块地里都盈满了田禾。稻子。玉米。小麦。豌豆。花生。一块一块,均匀地分布着,生长着。不想,在这个干旱之年,村民们却因此每人分得了度荒的粮食。由此,人们读懂了老牛充满了期冀的眼神。为了感激老牛,他们从此便把自己的村庄改名叫“牛心村”了。
这样想着,我暗自得意地笑了。我看到那个搞摄影的老熊,正端着相机,猫着腰,一步步移身朝向高粱地的深处去。原来,那儿有一株特高特高的高粱,像球星姚明得意而又暖暖地俯视着比自己矮半截身子的伙伴们。我就想,那特高的一株,莫不是当年那头老牛的化身!如是,看到如今满村满沟的绿和丰收的景象,老牛一定是很欣慰的。
但是老牛怎么也不会想到,千百年后的今天,因它命名的牛心村,不仅生长丰茂的草木和粮食,还生长出了“超市”、工厂和“科技小院”这样一些“千奇百怪”的事物。
走进比邻高粱林的“射洪市酒粮基地农事服务中心”,仅侧个身子,我却突然有了“一步登天”的感觉。抬眼望去,“大米加工车间”、“烘干加工车间”两幢厂房,赫然耸立在天山相接的背景上,像两艘巨轮,沉稳地停泊着,正待命发力前行。还有,两厂房间矗立着的两个庞大的银灰色铁罐,和紧附其身耸入云天般的钢架,远远看去,像电视里面的卫星发射塔撼人心魄。据王总介绍,刚刚建成的这两个加工车间,作为农事服务中心的“重头戏”,引进的都是目前一流的设备和技术,即将运行加工的产品,不仅日产量可高达50余吨,而且还将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
这真让我吃惊不小!
诺大的一个院子里,还合理地分布着“小型晒场”、“农用机械停放区”、“堆料场”和“办公区”,以及由四川美丰集团、沱牌舍得酒业等领衔组建的“美丰科技小院”、“酒粮科技小院”。一一走过来后,那些个小而可爱的南瓜,气势撼人的解放牌拖拉机,新颖的烘干机械设备,还有科技小院专家团队中,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等重量级人物的简介,随着我目光和手指的触摩,不断地涌入手机,直到手机已经开始发烫快装不下了。
我深深地被这儿的每一个细节吸引着,震撼着。我不断地在心里边发问,我这是在哪儿呢?是在乡村,还是城市?
正当沉浸在“一个世界两重天”的感慨中,一声“快上车了!”的吆喝,让我在陶醉中依然确信,此时,自己正站在牛心村的土地上,并为它独特的样貌深深地感动。
重新坐上车子以后,我知道,我们先前从凤凰村过来,现在是要离开牛心村前往板板桥村和沱牌镇龙泉村等地,继续在射洪“百里农环线”上感受新农村的美好,聆听时代前行的足音。
但我断言,牛心村的美,将是永远也无法复制的。不信,去那儿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