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遂宁生活 > 文化旅游
遂宁夫妻街头卖饼子35年,全是回头客,还有人专门从外地回来买!
遂宁的美食很多,小吃也很多。在众多小吃中,能脱颖而出、被大众喜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上街的冲、南小区的土豆片、赖阿姨的酸辣粉、遂州商场的红糖饼子……这些都是一提名字就有很多人知道的美食。



不过遂宁还有一类美食,它们或许并不被大多数人熟知,却总有一波忠实粉丝,从小吃到大,甚至去了外地都还要专门跑回来吃。不要以为小编在吹牛,前天我去了一趟藕园,发现里面的袁饼子就有这样的魔力。





袁饼子一打就是35年


不管刮风下雨,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摊位摆在藕园巷里周乔幼儿园的旁边。只见一对夫妻在摊位上不停忙碌着,男的揉面、做饼,女的煎饼、烤饼。他们密切配合着,不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饼子就出炉了,远远的都能闻到香气。



饼子摊的老板姓袁,今天已经56岁的袁叔叔告诉小编,自己是在21岁时跟着舅公学的打饼子,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5年零一个月了。在35年的时间长河里,摆摊的地方换了一个又一个,从最开始的政府东街电影院旁边,到后来的政府西街、顺南街、东南角……直到2000年,才最终搬到藕园巷,在这个固定位置守了20年。



不管刮风下雨,袁叔叔两口子几乎全年无休,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准时到位,中午人少的时候回家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一直到晚上7、8点,为每一位客人送上热腾腾的美味。



35年,如此长的时间,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旧事物都被淘汰,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即便有些一直存在的东西早已变了样,但袁饼子的坚持却一直没变。





全是手工,不用机器


做饼子其实有一个很漫长也很费体力的准备工作,那就是发面,面发没发好直接影响饼子口感。将面粉和水按比例调好后,就开始了第一轮揉面,揉好后就不动它了,等上几个小时,这个过程就是发面。必须要静置足够长的时间,面才能达到要求。接下来又是第二轮揉面,要一刻不停地用力揉二十几分钟,这个过程是很费体力的。



因为小编知道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人是用机器揉面和发面的,这样所花的时间更少,还能更轻松方便,为什么还是全部手工操作呢?袁叔叔告诉小编:“机器是快、人也轻松,但那个面做出来是死面,绝对没得纯手工的好吃。我也不用泡打粉,不加任何添加剂,都是靠时间发面,靠我的技术做出这个味道”。



确实,用没用心做,味道是骗不了人的。




都是回头客,都说好吃


饼子价格从最开始的1毛涨到现在的两三块,虽然看起来翻了几番,但对比市场上的饼子价格,袁叔叔卖得还算便宜。而且不仅价格便宜,品种还很多:有年轻人喜欢吃的肉饼子,小朋友喜爱的红糖饼子白糖酥饼,老少皆宜的方酥,还有可以夹凉面、凉菜的盐锅盔……每种都有一批忠实粉丝。


因为摊位摆在不当道的地方,所以基本都是回头客,其中不乏从小吃到大的人。刘婆婆的孙女小吴便是其中一个,从小跟着奶奶在藕园巷附近的小区生活,袁饼子就成了常吃的零食。现在到成都上班了也舍不得这口饼子,只要一回来就买一大包带回成都,就连她的同事们吃了也赞不绝口。



还有一个住在南门的阿姨,以前在附近上班的时候就总来买饼,退休后离得远了,仍然会时不时从南门专门过来,就靠这口饼子解解馋。



下午快5点,幼儿园放学了,不少小朋友一出门就往袁饼子这里跑,都围在饼子摊周围,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饼子爷爷”的做饼子,等着吃。



每年春节都是袁叔叔两口子最忙的时候,经常都是排十几米长的队,必须要叫上亲戚过来帮忙才行。生意好自然钱就多,有时候一天就能挣两三千,比很多上班族都强。



虽然挣钱,但也辛苦,他们收的好几个徒弟都因为吃不了这苦转而干了其他行业,自己的子女也从没想过要来学做饼。可能十几年后,等袁叔叔退休了,我们就再也吃不到这美味了,就剩下无限怀念。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