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遂宁生活 > 信息发布
小时候的遂宁味道你还记得吗?百年蓬溪姜糕重现生机!
遂宁“老字号”的生意经
百年蓬溪姜糕重现生机


 蓬溪姜糕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特色食品,辉煌时曾在清朝时期被作为贡品,红极一时,后来曾因生产工艺、企业改制等原因一度衰落。如今,这个老字号产品,在现代生产企业的振兴下,又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


红极一时  百年姜糕曾是清朝贡品

  据有关资料记载,蓬溪姜糕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蓬溪本来就处在温湿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加之地处四川中部的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丘陵区,境内水系发达、空气湿度大,于是,当地人在食姜祛湿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这种特殊的姜味糕点。蓬溪姜糕的食疗秘诀是糯米、蜜糖、麻油、姜汁4种原料。光绪十年,一名官员携姜糕返京,在养心殿敬献西太后。太后品尝之余,封为“玉糕”。



  正因如此,当地人也视蓬溪姜糕为珍品。在以前的蓬溪县接官厅蓬莱书院,县中名人雅士招待贵宾的茶点就是蓬溪姜糕,这也是蓬溪县各界人士馈赠亲友的珍品。蓬溪姜糕还令邻近的南充、三台、乐至、武胜、潼南、西充、盐亭、南部、合川、安岳等地人士争购享用。那时,蓬溪姜糕主要以家庭作坊为主,批量生产的厂家也不多。
 

一度衰落 20年一个“卖相”落伍

狭窄的车间,每天数百封的产量,多数商店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其主要以家庭生产为主,蓬溪姜糕这个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地方传统特色食品,曾一度在现代工业浪潮的冲击下,找不到一席之地。只有在传统节日,年老的蓬溪人才会想到它,蓬溪姜糕的惨淡,曾让人惋惜。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积极重视民间食品工艺,对“蓬溪姜糕”的制作产销大力扶持使它获得新生,以后产品销量逐年增长,最高时年销量达百万封。后因生产工艺、企业改制等原因,使这一地方传统特色食品生产经营状况大不如前 。



一位离开故乡20年后再次回乡的蓬溪人对记者说,20年前,蓬溪姜糕是什么模样,现在还是老样子:一样的包装,一样的大小,姜糕首先在“卖相”上都早已落伍了,现在买东西除了自己使用,还有不少是馈赠亲友的礼品,拿着像半块砖头的姜糕送人,肯定拿不出手。

逐步振兴 老子号品牌效应还需挖掘

2004年11月,遂宁人周子华看准这一地方特色食品诱人的前景,独资重组成立蓬溪县星星食品厂。从事“古器”牌姜糕、桃片、中秋月饼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

2009年,在全省第三批“四川老字号”的评定中,“古器”牌蓬溪姜糕经过专家组的评选,最终凭着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四川老字号”评定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由于市场各种食品更新换代较快,为保留这一名优产品,企业还通过对外招商重组,扩大生产规模,使这一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得以发展。近年,“蓬溪姜糕”年销量在80万—100万封。蓬溪姜糕现任掌门蓬溪县华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培说:“曾经,蓬溪姜糕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产品一定会重新红火起来,占领川内市场,甚至走向全国。”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