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本报记者 夏胜为
“老爷老爷,犁拿反了!”怀宁县文化广场戏台上,“家童”向正在学习耕田的“尉迟恭”提醒道。 “莫说反了啊! ”一手执鞭、一手扶犁的“尉迟恭”抑扬顿挫唱道。“老爷,犁深了!又浅了! ”随着“家童”提醒,“尉迟恭”不断调整姿态,叹道:“看来做什么事情都不易。 ”
台下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一阵笑声。在怀宁县日前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当地独有的稀见戏曲剧种牛灯戏正在上演,《尉迟恭耕田》更是家喻户晓的剧目。 黄梅“母戏”声声唱
“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黄梅戏在其发源地受到普遍认可和由衷热爱,而牛灯戏是黄梅戏母戏之一! ”怀宁县文化馆馆长、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徐小平说道。相传,唐朝初中期,名将尉迟恭遭贬至江西鄱阳一带,亲学耕田,以体会稼穑之艰辛,边耕边唱。其后人在元朝时迁至怀宁县洪铺镇汪河屋,从此牛灯戏在汪家世代相传,并为其独有,他族不演,如今被作为安庆市级非遗项目加以保护,正月十五、春末夏初之夜,燃烛逐村巡演。
牛灯戏道具是用桃木、竹片、黑纸扎老牛一头,项挂轭,后拖篾扎犁。演员两人,一人扮尉迟恭,一人扮家童。尉迟恭穿紫红直裰、戴风帽、执鞭,家童一手牵牛绳,一手推牛转运,同步牛旁。有简单对白,唱时以锣鼓过门,末句集体“帮腔”。所演剧目有《尉迟恭耕田》、《八仙庆寿》、《九世同居》、《孙猴子开路》等。
徐小平分析说,牛灯戏的唱腔结构是高腔散板为前导,旋法上“6、5、3”为骨干音,演唱时多用领唱、帮腔形式,常见一人唱众人和声的场面。其唱腔风格以及节奏都近似“乐佛调”,后来的黄梅戏唱腔就是从牛灯戏曲调和其他民间腔调发展而来,由此可以说,牛灯戏是黄梅戏“母戏”之一。而牛灯戏从歌到戏,由田野小调到唱腔的发展历程充满着沧桑曲折,对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 多元民俗多欢乐
“我们这不少乡镇都是戏窝子! ”徐小平对记者说,怀宁非遗项目丰富多彩,有唱的、吃的、写的、织的、传说等等。非遗展演上,牛灯戏打头阵,怀腔、打莲腔、五猖戏、小市民歌等等,来自各个乡镇的演出队伍你方唱罢我登场。
怀腔音律高亢平直,也是组成黄梅戏的基本唱腔、小调之一。台上,《山伯访友》的故事娓娓道来。打莲腔又名“打铁棍”,只见表演者手拿三尺长并装有铜钱的竹棍,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着身体的脚、腿、手、肩、臂,还时而蹲、跑、滚着敲打,边打边唱,节奏鲜明。五猖戏讲述五猖神除恶扬善的故事,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身着古装的村民或挑篮、或扛旗、或敲锣、或打鼓,场面欢腾。锣鼓声中,身穿铠甲、肩插金翅、手持双刀威风凛凛的五猖入场,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等等,粗犷的舞蹈动作配以深厚凝重的配乐声,寓意除恶扬善,祈求平安。
这戏台上演得热闹,一旁展示的顶雪贡糕、龙凤贡面等,散发着舌尖上的“非遗”魅力。贡糕、贡面有着悠久的传说。宋神宗年间,有当地艺人送精美糕点给时任舒州通判王安石,诗人冲口而出:真乃顶雪也。回京后,王安石将顶雪糕献帝品赏,龙颜大悦,封为 “贡糕”,从此“顶雪贡糕”成为历代怀宁贡品。“白如银,细如丝,煮时有如龙飞凤舞”,北宋年间,怀宁潘姓老汉做出的面条,被作为特产送到皇帝面前,从此创下近千年的“龙凤贡面”品牌。
流传千古的孔雀东南飞传说,被当地人引以为傲。爱情绝唱《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时期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有考证认为,传说的发生地就在怀宁县小市镇。孔雀东南飞传说在怀宁小市镇一带妇孺皆知,它影响了附近民风民俗的形成。传说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生日是农历三月三和四月八,这也成了当地的“粑节令”,人们吃米粑,希望“粑”住焦、刘的灵魂,纪念他们的爱情。 精湛技艺重传承
“几千年的长江及江淮文明史传承至今,不但有志书史料文字记载,还有更多的活生生记忆,存遗于怀宁民间。 ”徐小平说,怀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当地代代相传、岁岁积淀的文化轨迹,包含民间文字、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戏典等等,这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大都可以在全县村落找到传承。
2008年以来,怀宁县先后申报了11个非遗项目,其中省级1项,即《孔雀东南飞》传说;市级3项,分别是牛灯戏、顶雪贡糕制作工艺和石牌戏剧盔帽制作工艺;县级7项,有刘若宰传说、民间鸟形字、民间挑花绣花织花、竹编工艺、龙凤贡面制作工艺、怀宁石雕工艺、夫子戏等。目前,《孔雀东南飞》传说正在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小平说,受到现代技艺冲击,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保护显得重要而迫切,戏曲也是如此。为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怀宁县近年来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传习所,县文广新局和文化馆分别成立了非遗普查领导小组和非遗工作室。一批濒临失传的技艺得到传承。曾经,牛灯戏只有当地年近八旬的汪传祺老人能够演唱,如今已传承给其家族8人。孔雀东南飞文化园也正在精心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