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遂宁生活 > 信息发布
遂宁本土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每种都很有意义,你听过哪些?

音乐,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不管社会如何发展、社会文明如何变化,音乐始终贯穿着人类的生活。


一代又一代的遂宁人在劳作、生活中也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样式,洞经音乐、蓬莱大乐、船工号子等。一代又一代的遂宁音乐人汲取着这些传统音乐的精华,将遂宁的音乐路越拓越宽广。


三大传统音乐 积攒宝贵财富

在清代以前,遂宁音乐人以卓越的才华创作了大量如蓬莱大乐、洞经音乐、象山花锣鼓等形式的音乐。今天,这些都是后人宝贵的音乐财富。


洞经音乐

据史料记载,乾道四年(1168),蓬溪人刘安胜在蓬溪县宝屏山(今赤城山)写成《文昌大洞仙经》5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洞经音乐。公元1310年,元代著名道士蓬溪县人卫琪上表将《大洞仙经》献给朝廷,被元朝皇帝首肯,在全国普及。该经名声大震,各地争相翻刻,谈演《大洞仙经》。



蓬莱大乐

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蓬莱大乐”作为巴蜀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巴蜀文化精品”“东方神乐”。相传,此乐由我国周朝时宫庭乐师发明,光绪年间传入蓬溪。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蓬溪县文体局组织专人发掘整理结合巴蜀文化特点进行创新,使得“蓬莱大乐”演奏时场面更加恢宏。人们盛赞“蓬莱大乐”为四川的“威风锣鼓”。



象山花锣鼓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古代十分有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



多种民间音乐 丰富群众生活

我们的先辈们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号子,如船工号子、石工号子、各种叫卖调、打夯歌……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号子也是不可多得的传统音乐财富。


涪江号子是流传在涪江流域的传统民歌。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拉纤时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



因处于临江码头,遂宁商业繁荣,小商小贩特别多,在街市、乡村,各种各样的叫卖调比比皆是。流传下来的叫卖调品种繁多,不同的叫卖调还给人们带去了时令季节的信息。


吸取传统精华 唱响遂宁之歌

在当代,一代一代的遂宁音乐人在汲取传统音乐精华的基础上,谱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遂宁歌。


1986年,由熊宗德创作的《遂宁啊,故乡》唱响遂宁的大街小巷。而高垣根所作的《歌唱遂宁八勇士》《风儿轻轻吹》《明珠之歌》等歌曲也让世人通过歌曲加深了对这座城市的了解。



这些年,我们听到许多和遂宁相关的歌曲,《归燕吟》《涪江梦 中国梦》《遂宁谣》《爱上遂宁》《美丽遂宁我的家》……一代又一代遂宁音乐人用音乐符号唱出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深情。

此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大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