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乡愁”成为最被人熟知的一个名词。然而,何为乡愁呢?
二月二,龙抬头。一大早,依山傍水的龙王庙前,就陆陆续续地汇聚了周边四村八社的近千村民。
香烛袅袅,鞭炮声声,披红挂彩,祈颂如涛……一阵铿锵的川剧鼓点中,一位眉发皆白的精壮老者高举龙头,站在了庙前空阔的平坝中央。
拜伏,叩首。鼓乐起,旱龙舞。
旱龙
竹编的龙头凸目横须,犄角飞扬;竹编的龙身浑圆敦实,金鳞烁烁。在时缓时急的锣鼓声中,龙头威武翻腾,龙身随之穿梭,十节旱龙浑然一体,舞姿优美而气韵张扬。围观群众嬉笑追逐,以瓢、盆为具,纷纷舀水泼向旱龙。一时间,笑语欢声如歌,水花四溅若雾,一只巨龙吞云吐雾,翱翔翻腾惊涛骇浪间……
庙中龙王塑像前,一首《求雨歌》正低婉如诉,悠扬而唱:
一拜龙王千年岁,风调雨顺保太平;二拜龙王千年岁,下点雨儿救百姓;三拜龙王千年岁,下点雨儿保百姓;四拜龙王千年岁,国泰民安保太平;五拜龙王千年岁,观音菩萨发善心;六拜龙王千年岁,搅起龙海把雨倾;七拜玉皇老爷大天尊,禾苗干死好伤心,早降滂沱雨,谢勉旱灾情……
风俗 对于大英县干屏村人来说,初春耍旱龙,就是一生难忘的刻骨乡愁! 出大英县城,西行四十里,便置身于一片草木葱郁的浅丘之上。这里,就是以耍旱龙而闻名川中的为干屏村。 “耍旱龙起于何时,现在已没人能说得清了。但这龙王庙是清朝时兴建的,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了。”旱龙舞第三代传承人,年过八旬的郭立言告诉我们,千百年来,缺雨少水的干屏村一直靠天吃饭。老天爷的脸,决定了乡亲们的生计温饱。于是,每年春回大地,惊蛰前后的二月二龙头节上,向天祈雨,拜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成为了为干屏村的传统习俗。耍旱龙,则是这一隆重仪式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 “我们的耍旱龙与其他地区的龙舞有些区别,内涵更多,也更具地方特色。”郭立言说,首先器具就包括用于祭祀的石雕龙王,用于龙舞的竹编龙头、七节或十节竹编龙身,还有四川特有的川剧锣鼓。所以,这是一门聚合了石雕、竹编、舞蹈、戏剧等诸多艺术于一身的特色民间艺术。 “祭祀龙王之后,村民们会抬着石雕龙王走下殿堂。这时的龙王已不再是神,而是走进乡亲们身边,护佑人们美好生活的保护者。” 乡亲们的激情很快燃烧起来。铿锵的川剧鼓乐中,竹编龙头翻飞,竹节龙身舞动,不断变化的节奏中,龙舞阵形变幻万千。前有龙王,后有龙舞,龙王龙舞浑然一体,整个旱龙舞姿舒畅优美。 “我们舞龙的套式主要有‘五龙归位’和‘蛟龙翻滚’两种。五龙归位是从中心点开始,龙头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昂头、点头,龙身随之摆动。完成东西南北方位后,复归到最开始时的中心点位。蛟龙翻滚则是整条巨龙分顺时针和反时针方向,形成圆圈来回翻滚腾跃,舞姿尤其优美,场面更加壮观。” “我们的耍旱龙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围观群众的全面参与:向舞动的龙身泼水。这在云南的泼水节中很常见,但在其他龙舞表演中却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乡亲们期盼新一年里风调雨顺的重要象征。” 龙舞之后,就是所有人合唱《求雨歌》。悠扬婉转的颂歌,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深切期盼…… 传承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极高的地位,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开拓奋进、造福人类的崇高追求。在现代,龙文化则发展丰富为创新性、兼容性和进取性。这种崇高追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而为干屏村的耍旱龙,则传承并丰富了我国传统龙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市文化馆馆长张强说。 2007年,当遂宁耍旱龙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耍旱龙面临的生存窘境也在我们面前真实显现。 郭立言、邓浦权、罗辉武、廖登武、郭清太……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些第三代传承人,有的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年轻的也是已过六旬的花甲之人。制龙、舞龙,他们已走过了半个世纪,技艺精湛娴熟。然而,他们的身后呢?是人去楼空的田舍村庄,是日渐寂静的旷野山川。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保护、传承龙文化,传播、弘扬龙精神,这对于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张强说,耍旱龙是中国传统龙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独具遂宁特色的传统技艺。留住特色文化,就是留住我们的根,留住我们回家的路!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为干屏村已投入资金30万元,全面展开了耍旱龙舞蹈的收集整理,对能舞旱龙民间技艺进行了电视纪录,刻制了DVD影视资料;积极抢救编制竹编龙,购置龙舞川剧锣鼓,积极培养龙舞传人、竹编龙篾匠和锣鼓敲打师10余人。同时,成立了耍旱龙研究小组,利用赶场天节假日,在周边乡镇广泛巡演、游演,让耍旱龙特色文化深入人心,并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热情…… 红土地上,一群人正为一门传承数百年的艺术殚精竭虑。他们编织的、舞动的龙图腾,正是我们看得见、听得着、记得住,代代传承永世不忘的浓浓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