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儿,还记得关于遂宁街道的老段子吗?
一人巷,二井沟、三凤(峰)寺、四神(圣)庙、五里垭、六根柏、七里桥、八角亭、九莲寺,十(石)溪壕。
兴隆街旧景
“一人巷”坐落在现今北京华联超市那个方位。很久以前斗城的房屋皆为木质结构,泥墙黑瓦,低矮潮湿。城区建设也还没有统一规划之说法,那有空地便能修就修,小城内黑顶瓦房是一栋连着一栋,每栋之间仅留下一条刚能过人的小道用以区分地界,于是城内便有了一条条数之不尽的胡同小巷。“一人巷”就是这其中的一条,由于小巷内终日不见阳光,所以显得阴暗,潮湿。即使白天在里而行,身上也不由感到阵阵阴冷。“斗城小巷千百条,为何此巷为独尊”,“一人巷”的闻名,源至它那传奇的典故。
据清朝乾隆52年丁未(1787)《遂宁县志》记载:“介福桥,遂宁县北三里,北坝。雍正12年(1734年)修建。”为啥取名“介福’呢?据考证,“介”是多义词,古文之意是“大”、“助”的意思。在《诗经》里,“介”字多与“福”、“寿”相连。《小雅》中,“报以介福,万寿无疆。”就是这个吉祥的意思。1985年,遂宁建市后,城市发展迅速,介福桥一带已经成了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如今已是一派繁华景象。
据史记,五代唐天成四年(929年),夏鲁奇出任遂州伍信节度使,相当于一个小省的军区司令,在遂宁建立城池。其型似斗,故名“斗城”。设四道城门,东名“望鹤”,西名“登龙”,南叫“金马”,北叫“玉堂”。那时城墙是土墙,明代改建为石头墙。而今,斗城城墙早已撤除,在原先的围城马路上,已经修建了遂州商场,也是遂宁市餐饮、购物、娱乐的主要街道。
商务区夜景
在大堂坝南角(今遂州中路新世纪商场至市中区财政局)被高墙围着的鲜为人知的地方,就是原遂宁县监所。据民国十八年(1929年)《遂宁县志》记载:遂宁县监所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所以,大堂坝成了衙门审问犯人“过大堂”的地方。监所的大门,解放前是在大堂坝口朝东向。昔日大堂坝取而代之的是遂宁市中央商务区,它比大堂坝更繁华更吸引人气。
大板桥位于遂宁广德寺以西,在清代以前叫“三元桥”。它在遂宁到乐至没有修通公路时,是遂宁到成都必经的“咽喉”之地,有“官道咽喉”之称。如今,大板桥一带还是船山区西宁乡政府所在地,中学、小学及中专技校俱全,众多的住宅楼拔地而起,这里还是即将建成的遂宁新飞机场往返城区的必经之路。今日大板桥已经成为遂宁旅游文化经济开发的重要区域,越来越受到众多外来投资商的青睐。